萧家公子!”
这名头,响彻滁州的大街小巷。
没过多久,一张烫金的帖子,送到了萧府,是滁州诗会的邀请函。
滁州诗会,由滁州文坛名士举办。
能收到邀请函的,都是滁州有名的才子。
萧明原本对这种诗会没什么兴趣,但老太君却很重视。
“明儿,”
“萧家虽为将门,但如今朝堂重文轻武,你若能在诗会上崭露头角,或可为家族争光。”
萧明想了想,老太君说得有道理,如今的朝堂,确实重文轻武,自己若是能在诗会上出彩,对萧家确实有好处。
他点点头,“祖母所言极是,这一趟孙儿是非去不可了。”
几日后,诗会在即,庭院内松风阵阵,满院都是桂花的清香。
萧明正坐在厅堂内,手执毛笔,面前的宣纸已填满了笔画流畅的字迹。
“明儿,祖母能进来吗?”一道温和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自然。”萧明放下毛笔,起身迎上前去。
老太君慈眉善目,缓步走进来,身后的丫鬟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
“诗会在即,祖母不在乎名次,只要你记住身为萧家子弟,凡事不可懈怠。”
“定是当然”。
入夜,萧明收到一封匿名信。
信中写到:萧明,汝若执意参加明日诗会,必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赵虎看到信后,立刻建议加强护卫。
萧明却只是笑了笑,“跳梁小丑,何足挂齿。”
诗会当日,滁州城内,文人齐聚。
萧明刚到会场,就碰到了王康,“哟,这不是萧大公子吗?就你那点墨水,也敢来参加诗会?也不怕丢人现眼!”
萧明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我丢不丢人,就不劳你费心了。”
“王少爷这话说得有趣,诗会又不是王家的家宴,谁能参加还轮不到你来做主吧?”萧明摇了摇折扇。
“至于墨水够不够,等结果出来不就一目了然了?不过我劝王少爷还是多替自己担忧些,免得话说多了,输了脸上无光,可就不好看了。”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