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的进展来看……”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蛊惑。
“q值大于5,并且是在一亿五千万度的高温下,稳定约束等离子体长达3600秒……”
“这……这几乎是超乎想象的。”
“我们,以及国际上的其他同行,目前最大的奢望,或者说最现实的目标,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努力突破q值大于1这个门槛。”
“炎国公布的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现阶段的理解和技术路径。”
主持人的目光锐利起来:“所以,您的意思是,您怀疑炎国公布的数据存在……问题吗?或者说,您认为他们在造假?”
魏德尔没有直接掉入陷阱,他避开了主持人的引导,转而说道。:“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严谨的验证与开放的交流。”
“我个人非常希望能有机会,与炎国负责‘燧人计划’的科学家们,特别是沈行院士本人,进行一次深入、坦诚的技术交流。”
“我相信,这对于推动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事业,将大有裨益。”
魏德尔的采访视频,迅速传遍了全球。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言语间流露出的那种基于现有科学认知的“不可能”判断,以及对交流验证的强调,无疑助长了外界的质疑声浪。
一时间,各种质疑的声音甚嚣尘上。
不仅仅是习惯于博取眼球的媒体和网络主播,就连一些严肃的科学期刊和学者,也开始公开发表文章,从理论、材料、工程等多个角度,分析炎国公布数据的“疑点”。
有科学家站在“科学无国界”的道德高地上,呼吁炎国展现大国担当,分享关键技术,帮助其他有能力建造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国家共同进步,加速全人类迈入聚变能源时代的步伐。
更有些国家,开始玩起了别的花样。
他们纷纷以沈行院士取得的杰出科学成就为由,宣布授予他各种国际大奖,并盛情邀请他亲自出国领奖,顺便进行“学术访问”。
其背后意图,昭然若揭。
反应最为激烈的,莫过于那些传统的能源出口国。
熊国、沙漠土豪国等国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公开表示,对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