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外出务工的日子转眼就是三年。三年里,村子依旧宁静,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村里人渐渐不再谈论那条“阴路”,甚至连孩子们也不再因好奇而偷偷靠近。大家似乎都在刻意回避这个话题,仿佛它从未存在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生活愈发艰难。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童。村长刘大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改变村里的窘境,他召集了一次村民大会,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计划——修路。
“修路?”村民们在祠堂里议论纷纷,“咱们村哪来的钱修路?”
刘大柱站在祠堂的中央,手里拿着一张简陋的规划图,清了清嗓子说道:“咱们村要想富,先得修条路。现在外面都在发展,咱们不能落后。我已经联系了县里的施工队,只要大家同意,咱们就把村里的路修一修,尤其是村东头那条小路,修成一条大路,方便大家出去。”
“村东头的小路?”一个老者皱着眉头站了起来,“那可是‘阴路’啊,不能动的!”
“哼,‘阴路’?”刘大柱不屑地挥了挥手,“那是老黄历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鬼啊神啊的?再说了,李明那小子不也去外面打工了吗?谁还守着那条路?”
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犹豫的表情,既想修路改善生活,又害怕触怒什么未知的力量。
修路工程启动
一周后,施工队的卡车轰鸣着开进了村子,工程正式启动。村民们站在路边,看着那些陌生的工人把工具卸下来,开始在村东头的小路上测量、打桩。
几个老人站在不远处,低声议论着:“这路动不得啊,会出大事的……”
“村长不听劝,咱们也没办法啊。”
“李明要是在就好了,他们家世代守着这条路,他肯定不会同意。”
然而,李明远在外地,对村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修路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路两旁的杂草被清理一空,路面被挖开,黄土和碎石铺满了整个工地。
工地的异常
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但很快,他们便开始感觉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哎,你们有没有觉得,这地方特别冷?”一个工人搓了搓手臂,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