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后又陈柏川进兵闻城盆地,对于胡琴斋而言,那就是两难抉择。
两头出击势必分兵。
而一分兵,就有吃败仗的可能。
反倒是分进合击,把陕省的最后一场战斗放在大平,对他而言最有利。
如果能迫使陕南保安旅先退入晋南,正好一鼓作气打到太岳一线。
碗里的,嘴边的,全能吞到肚子里。
“宁阳,白羊,青川,印台。”
“这是咱们陕南地区最外围的四个县。”
“按目前第一师的兵力梯次看,应该是准备以四个旅,兵分四路进击。”
开口的是胡继州。
他六十八师出身,和七十二师这帮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之前释放两个少将俘虏,他心里有鬼,主动拒绝再回晋绥军。
这个时候换了新东家,当然也想搏一搏前程。
没准儿将来还能压李树棠一头。
这个时候不表现更待何时?
“如果是这样,倒不如在印台布以重兵,先断其一指。”
高春宝也接上话来,没理会李树棠那一脸的不满,笑道:“梅长官,分兵合进,换个说法其实就是贪大求全。”
“我们分兵应对,反倒是落入胡琴斋下怀。”
“就像当年金明的萨尔浒之战,凭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击败第一师不是什么难事儿。”
说罢,他略带挑衅的看了李树棠一眼。
没想到吧,老子也看兵书!
挑衅收到,身为老上司的李树棠不屑的一撇嘴。
“呵呵,春宝老弟,打仗这种事儿,生搬硬套只能是把自己害死。”
“萨尔浒是萨尔浒,陕南是陕南。”
“地势不同,战术效果天差地别。”
“你可别忘了,宁阳距离大平最近。”
“胡琴斋虽然用的是分进合击的战术,但主力必定会在宁阳一线,以此威慑大平。”
“我们逐步抵抗,他的主力就缓慢推进,几路兵马相互呼应。”
“可如果在印台布以重兵,胡琴斋的主力,必定会在第一时间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