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工事,可见意图就是在大平进行决战。
布置中规中矩,从战术上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但在兵力居于劣势,面对的又是第一师这种国防军精锐中的精锐,这种中规中矩的战术,反倒是最要不得的。
这一战,胜券在握啊。
感觉现在已经该考虑,下一步进军晋南的事情了。
“是。”
于万智同样也觉得胜券在握。
满脸笑容应下,随后招呼通讯参谋发送电报传达命令。
这几天虽然大大放缓了行军速度,但这时候师部到宁阳的距离,也就只剩下四十公里。
正常速度行军,今天还能走十五公里。
剩下的二十五公里,明天下午三点前轻轻松松就能走完……
宁阳一线,由李树棠负责。
白阳印台这一线,梅坚毅没再派人主理。
一是没人,二是这一线他要采用的战术,也用不着一个总指挥去坐镇协调。
和宁阳一样,几个县城直接放弃。
也没有正儿八经的阻击战。
胡琴斋搞合围这一招,目的是把自己的部队逐步压缩至大平,到最后一鼓作气歼灭。
所以只要第一师的三个旅,咬不住自己的部队,迟滞对方推进速度,消耗对方弹药士气的目的就能达到。
这种仗怎么打,教员已经给了答案。
现在约等于开卷考试,都不用梅坚毅动脑子,直接拿出答案照抄就可以。
“这份战术概要,油印一百五十份。”
“用最快的速度,下发四团七团八团十一团排长以上军官。”
半透明的蜡纸上,满满的写了一篇小字。
都是梅坚毅提炼出来的运动战麻雀战精髓。
这个时候,之前搞军官文化培训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
几个团长路过大平的时候,已经接受过他的面授机宜。
这时候敌情已经明朗,配合着这份这两天总结出来的战术概要,再由各团团长进行一次战前培训,这事儿就算齐活。
剩下的,就是作战中途的弹药补充问题。
但主场作战,这个问题就不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