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迅速解决掉。
想着,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托着下巴琢磨起来。
要设伏,必定要利用地形。
而闻城至临城之间,适合两个团,甚至三个团兵力设置埋伏的地方并不多。
做出预判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不能硬干。”
时近中午从黄阳出发,一路急行军。
到晚上八点时候,已经越过了永城。
根据侦察回报,永城目前并没有敌方驻军。
更不要说胡继州在电报里讲的攻防作战。
一身疲累的李维汉骂骂咧咧几句,心思又回到了接下来的战斗上。
之前在黄阳停驻时间太短,一路奔袭的部队本就没有恢复过来。
现在又是大半天的急行军,他一路骑马都觉得累到不行,完全可以想见此时此刻的麾下部队,是什么状态。
而永城不见敌人踪影,又完全可以推断出,敌军主力肯定都在闻城临城一线。
如果按照司令部的命令,一路急行军奔袭临城,敌军以逸待劳之下,一支疲惫之师,怎么可能讨得了好?
一旦再吃败仗,自己的前途可就全完了。
所以,不能硬干!
他狠声说了一句,也没让聚集在身边的作战参谋们提供建议。
一个人在大树下拧着眉头噌噌噌踱步一阵,脚下一顿喝道:“地图!”
地图送到了面前,一名参谋打起手电筒照亮。
李维汉的视线,在闻城以北近二十公里处的涑水河上游弋一阵,狠狠的捏紧了拳头。
紧邻涑水河的水头镇,是闻城前往临城的必经之路。
河宽有百米,虽然水浅,但依旧有一座石桥连通两岸。
正常行军,肯定是要从石桥通过。
如果自己绕道在对岸设伏,半渡而击……李维汉的一双眼睛亮了起来。
关键是距离近,咬紧牙关连夜行军。天明前就能到。
再有后续的二一零旅,拉长队列大张旗鼓的直扑临城,一定可以把闻城的敌军引出来。
而那时,二一一旅经过休息,最少能恢复七成的战斗力!
只要打赢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