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的造化了。”
大夏朝制度森严,医、巫、商贾、百工这四个阶层的地位极低,属于贱民,与之相对的就是良家子。
良家子就是清白人家的子女,大夏朝良家子拥有一定的资产,遵循伦理纲常。
所谓的良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子要顺从父命,顺从父命即为孝,父端子孝是良家的重要体现。犯罪之家、不孝之家,都不能成为良家。
良家,不仅要祖上清白、品行端正,还要家境殷实,而且家中财富必须是靠正当谋生手段而累计,而不是经商、做生意而致富。
像曹知谦这种虽然做到了遵循伦理纲常,但曹远达这抛妻弃子算不算端正?这就见仁见智了。
另外曹家的资产也是靠经商得来的,这样的家底就算曹知谦有些才华,也不可能入盛京的仕途,至多在榆州买个小小亭长任职。
郎官是什么?郎官是李胤向二千石以上的大官僚且任职三年以上的,可以保送子弟一人到盛京为郎,叫做“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自备衣马衣裳,也可以候选为郎,叫“赀选”。郎是皇帝的侍从,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内守门户,出宫当车骑。
郎在郎署娴习“大夏历史”,以备补授别的官职。
大夏朝地主阶级子弟为郎,是他们出仕朝廷的一个重要阶梯。在这种选官制度下,较高的官吏多数出于郎中、中郎等郎官和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财富为准。
曹知谦的家世想选郎官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可如今不同了,曹知谦的身份已经悄然变化了。兄长是朝廷炙手可热的冠军侯,俸禄在两千石是可以推荐家族中子弟入盛京做郎官的。
这郎官在盛京的官职中算是低的,但自古不少名臣也有出自郎官中。盛京的郎官人数众多参差不齐,但有一点那就是能做郎官者都是非富即贵的良家子。
曹牧谦并未表示异议,倒是赵破奴心生忧虑:“这曹家郎君城府颇深,若真让他做了郎官,不知是福是祸?”
卫延摆了摆手:“既然已带入盛京,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身为朝中大臣,本就有举荐贤才入仕的责任。这曹家郎君虽心机深沉,但也有些才干。郎官众多,想要从中崭露头角并非易事,且看他如何稳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