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洵与群臣交流甚欢,刘奭犹豫再三后,还是起身向刘洵拱手行礼,委婉地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如今执法过于严苛,百姓多有畏惧之心。以儿臣之见,不如多用儒生治国,用德教来感化百姓,如此方能让天下归心,彰显我大汉的仁德。”
刘奭的这番话,让宴会瞬间冷场。群臣们纷纷停下手中的酒杯,将目光投向了太子和刘洵。
刘奭是刘洵与嫡妻许平君之子,八岁被立为太子。自幼长于宫廷,老师多为当世名儒,如夏侯胜、萧望之等。
性情本就仁厚、柔弱的他便更加喜爱儒学,儒家所描绘的 “大同”“小康” 社会理想,以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人生追求,对他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刘洵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看着眼前的刘奭,心中既有些失望,又有些愤怒。在他看来,刘奭的想法过于天真,不切实际。
刘洵放下酒杯,看向太子刘奭道:
“奭儿,你久居宫廷,不懂民间艰辛与治国之难。汉家治国,王道霸道并行,不可单用德教。周朝古制虽好,但时移世易,如今若一味效仿,必然会导致政令不通、乱象丛生。”
刘奭听了刘洵的话,心中虽然有些不服,但也不敢反驳。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汉宣帝见状轻叹:“我汉家自有一套治国之法,本就是王道与霸道并用,岂能只用德教。”
刘奭抬头,眼中满是疑惑,说道:
“儿臣并非以德代刑,只是应以德为主、刑为辅。儒家学说有大智慧,善用可兴邦。”
见状,刘洵怒火难抑,拍案怒斥:
“你太让我失望!身为太子如此不切实际,唉,将来祸乱我刘氏江山的,必是太子啊!”
刘洵的这番斥责,犹如一声惊雷,在宴会的大厅中回荡。
群臣们纷纷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出。舞姬们也停止了舞蹈,瑟瑟发抖地站在一旁。
刘奭被刘洵的这一番话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敢再言语。
片刻后,御史大夫萧望之率先开口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心系天下,对儒家之道的推崇体现了他对国家繁荣、百姓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