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通传苏相国,就说贾谊求见。”贾谊对着相国府门卫拱手说道。
门卫一听,不敢怠慢,赶忙跑回书房禀报。苏昭均听闻贾谊来访,心中诧异,不知这位年轻丞相深夜前来所为何事,起身整理衣衫,迎到客厅。
贾谊随着家仆来到客厅,见到苏昭均后,急忙上前拱手行礼:“苏相国,学生贾谊冒昧来访,还望勿怪。”苏昭均笑着请贾谊入座,说道:“不知贾丞相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为何自称学生,我可没有带过丞相啊。”
贾谊也不绕弯子,从袖中掏出一份写满字迹的帛书,递向苏昭均,神情严肃地说道:“苏相国,我曾在云梧书院求学过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我学到许多不曾听闻的知识,这是我根据朝廷当前情况和在书院学的理论结合撰写的改革方案。
如今大汉看似太平,实则内忧外患不断。诸侯王势力愈发嚣张,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匈奴又时常在边境骚扰。我苦思许久,觉得唯有改革才能让大汉长治久安,还望相国帮我斟酌一二。”
贾谊深知,想要改革朝廷弊端,光靠他一人阻力重重,很可能进行一半便夭折腹中,唯有找到当今汉朝最大的势力云王府苏相国做靠山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苏昭均接过帛书,笑道:“原来还有这番渊源”,而后目光落在帛书上面。
这份改革方案内容详实而全面。在政治上,贾谊提出要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通过“推恩令”的雏形策略,让诸侯王将土地分封给更多的子孙,从而使诸侯国越分越小,难以与中央抗衡。同时,要整顿官场风气,选拔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淘汰那些贪污腐败、碌碌无为之人。
在经济方面,方案主张重农抑商,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产量。对于商业活动,要加强监管,打击投机倒把、哄抬物价的行为,稳定市场秩序。此外,还建议统一货币,规范金融市场,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军事上,贾谊认为要加强边防建设,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在边疆地区设立屯田制度,让士兵们在战时作战,平时耕种,既能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又能增强边疆的防御能力。同时,要与匈奴采取积极的外交策略,恩威并施,争取边境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