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又喜庆的氛围中。宫殿里,工匠们正忙着装饰那象征着皇权的金銮殿,绫罗绸缎、奇珍异宝被一一陈列其中,闪耀着奢华的光芒。街头巷尾,百姓们也在议论纷纷,谈论着即将到来的刘邦登基大典。
苏砚站在一处高楼之上,俯瞰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本是后世之人,机缘巧合穿越到这风云变幻的楚汉时代。初来乍到,他凭借着对历史的了解和一个开挂的系统,结识了刘邦,跟随他一路征战,出谋划策。
原本历史中花费八年才统一天下,如今却只花了五年,他见证了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逐渐成长为一方霸主,也见证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役。如今,胜利的曙光终于来临,刘邦即将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开创一个崭新的王朝。
“元朴,在想什么呢?如此入神。”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砚回头一看,原来是张良。只见他身着一袭白衣,手持羽扇。
苏砚笑了笑,说道:“子房,我在想这一路走来的艰辛,还有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这一切仿佛一场梦,却又如此真实。”
张良轻轻摇了摇羽扇,说道:“元朴所言极是。这天下能有今日之安定,离不开陛下的英明领导,也离不开你我众人的齐心协力。明日陛下登基,乃是我等的荣耀,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不一会儿,萧何骑着马匆匆赶来。他跳下马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元朴、子房,陛下有要事相商,让你们速速前往宫中。”
苏砚和张良对视一眼,跟着萧何急忙向宫中赶去。
刘邦坐在宫殿里,眉头紧锁,脸色有些凝重。看到苏砚、张良和萧何进来,他起身说道:“三位爱卿,如今朕即将登基,可这封赏之事却让朕颇为头疼。”
苏砚拱手说道:“陛下,这封赏之事确实至关重要,需谨慎对待。不知陛下所忧何事?”
刘邦叹了口气,说道:“朕麾下功臣众多,每个人都有功劳。如何公平地进行封赏,让众人都心服口服,实在是个难题。”
张良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封赏功臣应遵循论功行赏的原则。但在这过程中,也需考虑到各方的平衡。不可只看重战功,文臣的功劳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