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韩兄,你这整日唉声叹气的,像什么话!”在一处略显简陋但收拾得颇为整齐的营帐里,苏砚双手抱胸,对着正望着营帐顶发呆的韩信说道。
韩信回过神来,苦笑着摇了摇头:“苏兄弟,我空有满腹的用兵韬略,却无处施展,如何能不烦闷?这乱世之中,英雄辈出,我却好似被囚困在笼中的猛虎,有力无处使啊。”
苏砚走上前去,拍了拍韩信的肩膀,神秘兮兮地说:“韩兄,你莫急。我今日前来,便是给你带来一个天大的机会。我知晓你的大才,更知道你日后必能成就不世之功。如今我在主公队伍里已获重用,还是沛公的义弟,我这就引荐你去见他,只要你能一展才华,必能得到重用。”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黯淡下去,他有些怀疑地说道:“苏兄弟,虽说你如此看重我,但那主公麾下能人众多,又怎会轻易相信我,将重要之事交予我来做?”
苏砚自信满满地说:“韩兄,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主公胸怀大志,求贤若渴。我会在他面前极力举荐你,再加上你等会儿在他面前好好展示你的才学和谋略,他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韩信思索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好!那就信苏兄弟你一回。若真能得到刘邦重用,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你这番美意。”
两人当即出发,前往刘邦的大帐。一路上,苏砚又给韩信传授了一些应对刘邦的注意事项和后世所知的一些经典战略案例。
到了大帐前,守卫见是苏砚,赶忙放行。进入帐内,刘邦正坐在主位上,和几位谋士商议着事情。见到苏砚进来,刘邦笑着招呼道:“贤弟,你来得正好,快来帮我们参谋参谋。”
苏砚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兄长,我今日特意给你带来一位大才。这位便是韩信韩兄,他熟读兵书,精通兵法,有经天纬地之才。我相信他定能为兄长的大业出一份大力。”
刘邦上下打量了一番韩信,眼中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惊喜,只是淡淡地说道:“哦?贤弟如此举荐,那我倒要听听这位韩先生有何高见。”
韩信不慌不忙地走上前,行了一礼后说道:“沛公,如今秦虽已灭,但天下并未安定。项羽分封诸侯,却多有不公,引起诸多诸侯的不满。他自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