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谁家最有可能有野山参,那非老把头莫属,多年带头赶山,手里有存货是很正常的事。
说者无意只当侃大山闲聊,但听者有心,很多消息就是这么传出来的。
有个民兵聊着聊着突然问:“驴蛋今晚怎么没来?”
另一个民兵道:“不是说生病了吗,两天没见人。”
“俺今天下午还见过他,看着不像生病的样子啊。”
“不会是听说打大虫怂了吧?”
几人调侃起驴蛋,又从驴蛋说到谁谁没卵子怂货一个,还把因为什么事什么表现绘声绘色的说了出来,这个说你那算啥,又说起另一个怎么怎么样。
这种事也要相互比较,看来八卦起来,男人也不见得会输给女人。
东北不愧是这时候的重工业大哥,公社就有拖拉机,屯里开着一辆拖拉机突突突的把老虎拉走,要送去给领导看完再拉回来。
李文华觉得干等着也无聊,屯里今晚就要把虎肉炖上,需要的时间估计不会短。
于是开始有目的性的找那些家里有山货的人家,也不在人群里问,都是递烟凑近了小声问:“叔,听说您家有山货,能换点给我吗?”
有些山货收购站也要,但价格不高,路也不方便,来回倒腾还不够忙活的,很多人家都是留着自己吃。
听李文华要换也没拒绝,当下问:“楱蘑榆黄蘑怎么换?”
“您说个数,能行咱就换。”
大叔想了想:“我家都是干的,最少五毛一斤。”
“成,我在那辆车那等您。”李文华指着路边他们开来的那辆吉普车。
大叔点头表示明白,退出人群回家拿东西。
李文华没通知赵鹏飞他们,自己溜溜达达来到车背人这一侧,拿出三个空麻袋放在一边,等会用来装山货,手枪弹夹已经换好,有危险他就开枪。
没一会,大叔提着袋子走了过来,身旁还有个妇女,应该是大叔的媳妇。
大叔递过袋子,袋口打开里面还分了装了一个袋子。
妇女说:“楱蘑有五斤,榆黄蘑七斤。”
说完女人就到一边望风去了。
李文华稍微检查了下,爽快付了六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