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娃跑得快,等牛车在一户院子前停下时,已经有两位老人站在院门前翘首以望了,
后面跟着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和三个孩子。
“小瑾。”
陈家奶奶出口竟然是正宗的京都口音。
“奶!”
陈少瑾跳下车,赶忙去扶住老人。
“爷,三婶。”
他一一和长辈们打招呼。
“这姑娘是……”
谢以清看向简沐涵。
“奶,是大妹,二叔家的大妹。”
“是先演家的闺女?”
老太太仔仔细细、十分贪恋的将简沐涵看了个遍,似乎想从她身上找到二儿子的影子。
简沐涵躲避视线,跟着陈少瑾叫了声:“爷、奶、三婶。”
“哎哎哎,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两位老人红了眼睛。
陈家养活的一共三个儿子,两个闺女, 大儿子和大闺女年纪相差不大,两个人也是一起出去的,后来,大儿子带回了闺女的遗物,又带走了二儿子。
小闺女和小儿子是他们拼命留在身边的,可惜,陈家的骨血里仿佛刻就了革命的英魂,抗战最激烈的时候,他们终究是一个都没留住。
“奶,我妈买了些衣服棉鞋什么的让我带回来。”
陈少瑾边说边将牛车上的包裹往下搬。
“你妈也真是,这些玩意儿京都买多贵啊,扯两块布,我再去换点棉花,自己做,不比买划算多了?”
“奶,我们一家远在京都,平时也照顾不到您二老,只能在东西上花些功夫。”
“我们身体好着呢,不要你爹妈照顾,何况你们平日里寄回来的银钱够我们在乡下过得舒服了。”
三婶是个老实人,回屋一看大嫂和侄女给她们买的衣服鞋子围巾雪花膏,吓得连连摆手,
“太贵重了,俺们不能要。”
她一把扯下小闺女握在手上不放的红围巾,放回包裹。
“三婶,应该的,您这些年留在陈家照顾爷奶,抚养弟妹,辛苦了。”
“这有啥辛苦的,我能生得,就能养得,爹娘对我也好,你三叔走了,我肯定得帮他守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