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笔的外形真的没眼看,只能等着它晾干,马马虎虎凑合着用吧。
看她每天捣鼓柳枝笔,沈氏也不管她,这孩子就喜欢琢磨,没准又琢磨出新东西呢。
最后成品出来后,还是比想象中好用的,沈溪把硬度最好,下笔最丝滑的留了下来,以后就按这个比例做加强版。
沈溪每天完成了学习任务就跑茶馆去了,她也无别的地方可去,她现在已经混到座位了。
一个迷你的小矮凳。
4月底。
家里的房子快盖好了可家里的代步工具还没有着落。
“娘,咱家也买辆骡车吧,到时候咱们赶车去新房子。”
“知道啦,家里是要买车,但是镇子上没有车马行,娘已经拜托了吴中人给打听着了。”
“这样啊,希望能在搬家前买到。”
“小小的人操心的事还不少。”沈氏笑骂。
“那必须的,我已经六岁了,不小了。”
“是,不小了,长大了。”
沈氏呵呵的笑,她的孩子她怎么看怎么喜欢。
骡车最终也没赶上搬家的日子,房子就建好了。
今天沈氏带上孩子们去收房,并参观了她们的新家。
从南门进去,厚实高大的两扇木门,非常坚固。马车亦可通过 ,门上开了个小门方便平时进出。
进门左右两边院墙下各有1间房,两边还余很大的空地以后加盖也是方便的。
每个房间只有一扇窗,但窗户很大足够采光。
西侧角落一个低矮的木头房子,是未来狗子的窝,这里是必须要养狗的。
沈氏已经拜托王大娘从乡下定了两只,这几日也该送来了。
不远处正房四间,东西都有3米左右的空地,姐妹俩一间,沈溪要一个人住,所以中间加了隔断,分成了两个小间。
沈氏一间,小树小禾一间。
每个房间都有床。小树小禾的是两张单人床。堂屋20平方左右,中间一张圆桌,六把圆凳,后面留门通到厨房。
厨房已经搭建了两个灶台,一个简易三层碗柜。
厨房后面也留门,直接通到后院,后院最西边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