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又道“没关系我们先用着看看。”
半个月后,盆子里的液体没有任何变化。
沈溪当然知道,但沈氏开心不已。
“五丫,要咱们把这个密封好一点,再和掌柜的说清楚,应该可以卖的”。
“真的吗,那太好了,娘我们这就做香姨子吧。”
这些天沈氏就用这个黏糊糊的香姨子液洗衣服,功能和皂角差不多,但使用更方便。洗手洗脸洗澡都挺好,也没有不适的感觉。
同样的重量比肥皂洗的衣服多,味道还好闻,最后定下了名字就叫洗衣液。
“要先去问问看,如果人家收咱们就回来做。”
“好,一定可以的。”
沈氏笑着又摸了摸沈溪的头,她没有带沈溪去杂货铺,而是去了吉星胭脂铺,镇上的胭脂铺太小了,但也比杂货铺看着气派。
“五丫,你说说看你想卖多少文一斤?”
“当然要和香姨子一样。”
孩子气的话,让沈氏忍俊不禁。
胭脂铺老板很好说话,很快就同意试试效果再做决定。
一个星期后,母女二人再次来到胭脂铺,很快就谈下了合约,20文一斤收。
双方谈了细节,关于包装,关于腐坏,其实杂货铺不太担心,她们的胭脂也是保鲜很短的。
沈氏不管这些,她要把风险降到最低。
她们本打算去市场找一个卖竹编的定制了一批带盖的竹筒。后来一想还是直接卖给杂货铺,他要咋包装随他吧,她不操心了,她家太小了,实在是不方便,她们只卖原材料。
去崔木匠那定制了一批酒桶,娘俩又一起去东山,背回来80斤左右无患子。
回家就带着几个孩子开始做洗衣液。
柴火是沈氏去北街柴草市联系的,每天会有人按时送上门。
特别巧的是,送柴的人就是那天和沈溪同路的赵大。
赵大也认出沈溪了,心想原来这能干的小丫头是这家的,他还冲沈溪笑了笑。
连着做了10天,赶出了500斤,粗布过滤后装满了5个100斤的酒桶。
时间也到了腊月初十,快过年了,胭脂铺取走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