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严谨考虑,林逸初步把凶手的年龄段限定在此区间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遗漏。
很快,屏幕上显示出了大约六十名符合条件的人选。
看着眼前的列表,林逸笑了笑,“没想到这样一个冷门行业,竟然也有这么多有名的人物,但这还只是第一步筛选。”
接着,他继续输入第二条搜索词:强迫症且追求完美的雕塑家。
页面瞬间更新,剩余名单减少了十个,还有五十位人选。
对此结果,林逸并不感到惊讶。
身为成功的艺术家多少都有些特殊性格,如强迫症或极致追求完美。
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一个词条:擅长对称美及人物形象创作的雕塑家。
页面再次刷新,候选人锐减至八位。
这是由于雕塑界内流派众多,只专注于某些特定风格的艺术家较少。
眼见真相即将揭晓,林逸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最后再加了一个限定条件:习惯使用左手的雕塑家。
屏幕闪动!
原本八个选项中仅剩下最后一个名字,意味着此人最有可能就是那位凶手。
果然,之前看似无意义的各种推断,现在全部指向了同一答案。
最终确定的目标正是:陈子涵!
华夏新生代知名雕塑家,现年四十五岁,未婚,目前居住于岩城。
二十五岁时,因《黎明曙光》一作而扬名海外,被誉为当代最具潜力的雕塑大师之一。
并在三十二岁那年凭借《束缚的身躯》,获得全球雕塑设计大奖,从此跻身国际顶尖创作者行列。
在文字介绍的下方,还有陈子涵的各种知名雕塑作品图片。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件获奖作品《束缚的身躯》。
这件作品大概的模样是,一个女子被架在一个铁架上,身上缠满了细小的绳子,只留下了极为细微的空隙。
林逸只瞥了一眼就立刻看出,这雕塑作品竟与岩城大学碎尸案中,受害者的切片位置完全一致。
要知道,连警方都无法如此精准地描绘出这些位置。
但是这幅雕塑作品,却将其展现得毫无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