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策应,实际是托住了全部秦军。王翦中军其所以拖后,在于同时承担另一个重大使命:截击有可能救赵的任何山东援军。虽说六国合纵此时已经极难成势,然作为战事方略谋划,缜密的王翦是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第五座营垒驻扎在桃水河谷,距王翦中军里之遥,是秦军的粮草辎重营。辎重营垒由马兴部的粮草军与召平军的军器营构成,护卫铁骑虽只有一万余人,然往来于太原郡与大军之间的工匠民夫,多达二十余万。临时粮仓与临时工棚连绵展开,车声隆隆锤凿叮当,气势分外喧嚣雄阔。
王翦大军布成,对赵大战便擂起了战鼓。
李牧大军虽显仓促,然也迅速做好了战前准备。
赵军曾在长平山地战遭遇惨败,但作为战国之世的强兵尚武之邦,赵军将士从来没有畏秦怯战。井陉山幕府会商完毕,李牧立即部署了赵军防守战法:全军分为四大营垒,相互策应,作坚壁攻防战。
李牧的四大营垒是:前出井陉关的两翼山岭各驻一营。此两营军马构成相同:以边军骑士为主力,辅以南下抗秦后归属李牧的腹地赵军之步兵,以为防御屏障。左营由司马尚统率,边军骑士三万,步兵弓弩手两万。右营由大将赵葱统率,边军骑士三万,步兵弓弩手两万。其中的六万边军骑士,是李牧最为精锐的十万飞骑的主力,此时改为山地防守,形势使然迫不得已也。
正面井陉关,驻扎李牧亲自率领的混编大军八万。这八万大军中,有李牧边军飞骑四万,有腹地步军四万。李牧将八万人马分作十营依次驻扎,每营八千士卒,营地相隔两里,迭次向后延伸,纵深直达关后开阔地带。李牧对守关十营的军令是:每两营为一个防守轮次,前营作战,后营输送军食兵器并相机策应;三日一轮换,务求士气旺盛精力充盈。赵军的防守器械,大多集中于守关十营。关城之上处处机关,关下道边布满路障陷坑,以及顺手可用的投掷兵器。较之长平大战的廉颇坚壁,井陉关壁垒更见森严。
关后开阔地,驻扎辎重营两万兵马,并十多万车马民夫。
这是赵军的后援命脉,李牧分外上心。长平大战赵军被围于重山谷地,赵军最为要害的错失,是赵括被白起秦军掐断了粮道。李牧精通战阵,对此惨烈教训铭刻心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