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第三十七章 大决泾水 一、治灾之要 纲在河渠(5/9)
为要。”李斯尚未说话,秦王又是突兀一句:“庙堂格局要重来,先生暂且先将这件大事做完如何?”李斯何等机敏,顿时恍然自责:“臣有计较之心,惭愧!”秦王哈哈大笑道:“功业之心,何愧之有!只要赤心谋国,该要官便要,怕甚?”说得李斯也呵呵笑了,一脸尴尬顿时烟消云散。

    那夜四更,年轻秦王与李斯立即赶到了郑国府邸,君臣三人直说到清晨卯时,方才将几件大事定了下来。第一件,明确两人职司的改变。郑国起先不赞同,秦王和李斯好一番折辩,才使郑国点了头。第二件,确定泾水河渠重开,需要多少民力?郑国说,民力不是定数,需要多少,得看秦国所图;若要十年完工,可依旧如文信侯之法,不疾不徐量力而行,万民力足矣;若要尽快竣工,便得全程同时开工,至少得五六十万民力;如何抉择,只在秦王定夺。李斯深知河渠情形,完全赞同郑国之说。但李斯更明白秦国朝野情势,要数十万民力大上河渠,那不是秦王一句话所能定夺的,得各方周旋而后决断。所以,李斯只点头,想先听听秦王的难处,尔后再相机谋划对策。

    不料,年轻的嬴政大手一挥,非常果决地说:“关中大旱,已成秦国最大祸患,泾水河渠不能拖。若有民力上百万,一年能否完工放水?”李斯尚在惊愕,郑国点着探水铁尺霍然起身:“引泾之难,只在瓠口开峡。老夫十年摸索,已经胸有成算。秦王果能征发百万民力,至多两年,老夫便给秦国一条四百里长渠!”秦王回头看着李斯:“征发民力,河渠署可有难处?”李斯稍一思忖,奋然拱手答:“倾关中民力,征发百万尚可。”郑国却摇头叹息道:“只怕难也!自大禹治水,几千年老规矩,举凡治水都是庶民自带口粮。目下大旱之后,民众饥肠辘辘,何有余粮出工?没有粮食,有人等于没人。民人饿着肚子上渠,上了也白搭,弄不好还要出乱子。”

    郑国几句话,症结骤然明确:泾水河渠能否大上,要害在粮食。

    嬴政目光一闪:“秦国官仓,几多存粮?”

    李斯皱着眉头:“六大仓皆满。可,秦法不济贫,官粮济工不合法。”

    嬴政一阵焦灼地转悠思忖,突然又问:“长平大战之时,昭襄王大起关中河内百余万民力赴上党助战,如何解决口粮?”李斯说:“那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