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二、大道不两立 国法不二出(2/10)
中托着一束青铜制作的竹简。怪矣哉!这是黄帝?再搭凉棚仔细打量,粗长的青铜竹简赫然闪光,简面三个大红字隐隐可见——商君书!

    吕不韦一时愕然。这殿前大池的石山上矗立的指南车,原本一辆人人皆知的黄帝指南车。车上铜人,自然是大战蚩尤剑指南天的黄帝。这是秦惠王第一次与六国合纵联军决战前,特意铸造安放的,当年还进行了隆重的典礼。秦以耕战立国,尊奉黄帝战阵指南车,以示不亡歧路、决战决胜之壮心,再平常不过。百余年下来,黄帝指南车也成了秦王宫前特有的壮丽景观。陡然之间,黄帝变成了商鞅,青铜长剑变成了竹简《商君书》,如何不令人错愕?

    “小子,又是一策。”吕不韦淡淡一笑,径自进了大殿。

    秋藏朝会伊始,嬴政先向大臣们知会相关事项道:“诸位,得十三位老臣上书,请改黄帝指南车为商君指南车,以昭商君法治为治秦指南之大义。本王思之再三,商君之法经百余年考验,乃成强国富民经典,须臾不可偏离。是以,准在王城改铸黄帝指南车为商君指南车,并特准咸阳南门立商君石刻,筑法圣苑。两事之意,无非昭明天下:商君法治,乃大秦国万世不易之治国大道。诸位若有他意,尽可论争磋商。”

    殿中一时默然,大臣们的目光不期然一齐聚向了吕不韦。

    秦王的申明说辞,令吕不韦大出所料。常情忖度,年轻的秦王与他年轻的谋士们目下只能与他暗中斗法,不会将此事公然申明于国。理由只有一个:假若年轻的秦王果真维护商君法治,公然论战则于秦王不利。亘古至今,大国一旦确立了行之有效的治国理念,绝不会轻易挑起治国主张之争端,以免歧义多生人心混乱。目下情势,《吕氏春秋》尽管已经引起朝野瞩目天下轰动,但要被秦国接受为治国经典,尚有很远距离。唯其如此,吕不韦一门期望公开,期望论战,以收说服朝野之功效。年轻秦王的护法派,则必然要遏制《吕氏春秋》流播,遏制公开论战。否则,咸阳令蒙恬为何要逼迫吕不韦撤除《吕氏春秋》?

    今日,年轻的秦王公然将此事申明于朝会,并许“尽可论争磋商”,何意也?尚无定见?不对。方才秦王说辞显然一力护法。是护法派没想明白此举对自己不利?也不对。纵然秦王想不到,李斯、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