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一脸坚韧不屈,眼神坚定地要当兵,看得程诺心里发笑,她道:“大爷,我家跟隔壁面摊合作了,吃面条去她家,卤汁已经在锅里热着了。”
刚说完,胖婶儿掀开卤肉盖子,一股浓香飘来,大伙儿恍然大悟,于是便出现了以下情形:
顾客拎着打包好的荷叶,跟商量好似的,再次在胖婶儿摊前排起队,五个铜板丢进钱盒子里,接过一碗浇了卤汁的面条,再找地方坐下展开荷叶包,一口面条,一口卤肉,有条件的再配点小酒,生活美似神仙。
“老板,再给我来个烧饼,我配肉吃。”
“大冬天来一碗,畅快畅快。”
“老板娘,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呗。”
胖婶儿笑得脸都烂了,锅里的面条一锅接着一锅,像是永远不会有空闲的时间。
一旁的胖婶儿丈夫忙得脚不沾地,还不忘哼着小曲,心里别提多美滋滋。
没一会儿,摊上的位置就坐不下了,看着后头跟龙蛇般没有尽头的队伍,依稀几个等不及提前走了,胖婶儿犯了难,这样下去排队的顾客都得流失了。
这时,程云和程二顺搬着十几张低矮木凳过来,正是程家出摊第一日,用牛车运过来走的时候寄放在行会的木凳。
没想到会在这时候派上用场。
胖婶儿不由得忘了眼几丈开外,正专心致志挥刀的姑娘,落日余晖洒在鬓边,仿佛是给她整个人镀了层金身,就像……像年画上的散财童女,没错,程诺就是来给她家散财的神仙。
对比面摊和程家卤肉铺的热闹,街道的其他人家生意显得惨淡许多。
老话说得好,不怕邻居生意好,就怕邻居生意比你好。
东市日暮时分,街道上除了小食摊子,就属肉铺行当最吃香。
普通老百姓用不起冰,食材尽量选新鲜的买,此时虽然是冬天,难保生肉摆上一晚,肉质还能保持新鲜,为了给顾客留下好印象,各家肉铺尽可能少卖隔夜猪肉,但难免还是会遇到早晨从瓦市进的猪肉,到了下午也卖不出去。
这时候,店主就会每斤降个三四文,不少百姓专门等着这个时候上门买肉,导致好几家肉铺生意不佳。
柳记肉铺的老板柳大近来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