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渡:“……”
坏了,拼背景也没拼过。
帕尔·怀特的老师名为沈博文,美籍诸夏人。
沈博文光靠头衔就足以令人窒息,比如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量子物理学革命先驱、“爱因斯坦之后最接近统一场论的人”……
三十岁时,沈博文提出了一个震惊学界的“认知宇宙论”。
——他认为,人的意识不过是量子退相干的副产品,是宇宙观测自身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意识并非神秘独立的存在,而是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在宏观层面的必然表现。
这种言论堪称离经叛道,一举得罪了包括神经科学家、传统物理学家甚至哲学家在内的大半个科学界!
于是,沈博文不负众望——
被喷退圈了。
但仅仅十年后,沈博文王者归来,发布了至今被科学界奉为圭臬的“沈氏方程”。
它统一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在普朗克尺度下的数学表述,被誉为“万物理论的钥匙”!
随后,他又提出了量子意识场论、宇宙记忆效应,甚至还有一种听起来似乎只应该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反因果计算机”。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种违背现实世界规律的计算机。
普通计算机是先计算,后得出答案。
但是反因果计算机是先得出答案,再自动调整“问题”的参数!
也就是传说中的“从未来改变过去”。
如果人类真的能掌握这种计算机,那么“过去”于人类而言,仅仅是一团可以随意揉捏的橡皮罢了。
可惜的是,这仅仅是一个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理论。
此时的沈博文已经极具地位,他直言“我坚信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但人类永远不可能制造出一台真正的反因果计算机,无论是千年还是万年”。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时,他只是默默地发表了一本书籍,《观测者的囚徒》。
其序言中有一句话是“物理学本质是‘宇宙’的自我描述程序,人类的所有研究都无法超脱‘宇宙’本身。”
随后,隐退科学界!
但他的传说依旧被广大科学家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