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铁对老毛子的无线电体系并不怎么看好,要知道老毛子的无线电体系早期还是挺落后,也是通过层级化配置和后期的技术创新,至1944年实现从单兵到方面军的全域通信覆盖。
老毛子后来也就是靠着通讯层级化配置体系,支撑了大纵深作战理论,更为冷战时期华约通信体系奠定基础。
在王铁看来,老毛子的无线电技术比起鬼子来说还是不错的。
像p180系列便携电台,早期的p180型采用长条形铝合金外壳,重量仅85公斤,工作频率15-5hz,功率15w,配备折叠式鞭状天线,通讯距离达20公里。该型号电台老毛子广泛配备至步兵连级单位,通讯兵可背负执行任务。
改进型的p180a型,功率提升至25w,增加金属密封舱设计,防尘防潮性能显着增强。在1942年后成为营级主力设备,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实现师-团级实时指挥。
这一方面是利用了之前提到的“蛙跳”中继战术。
还有就是t-34坦克电台。这个时候老毛子的仅30坦克配备71-tk-3电台,配备率并不高,也是到1944年装备率提升至80。可王铁作为后世经历过合成化部队洗礼的人,对于装甲部队的通信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一直通信都无法 完全保障的装甲部队,其战斗力到底能发挥出来多少,王铁心中是打问号的。特别是星星峡之战,王铁就是靠着全旅覆盖的通信网和临时搭建的师级通信网络,才能指挥200多辆战车,呼叫老毛子的空军支援,呼叫自家的火炮支援。
不过王铁并不想用71-tk-3电台来做装甲部队的通信电台,反倒是对老毛子1943年后装备的9-r型车载电台更感兴趣。
主款电台工作频率4-5625hz,采用弹簧减震支架与金属屏蔽罩,可在坦克行进中保持通讯。有效通讯距离运动中8公里,静止状态24公里,实现装甲集群战术协同。
但是王铁对电台这东西并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一个大概,真要让他来上手设计,完全是抓瞎,不过提出改进意见王铁还是没问题的 。
自从在首长那里吃了一顿饭之后,王铁也确实如同儒雅首长说的,忙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