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庞家庄,拉上炮弹和炮直奔阵地。
王连虎则是继续在庞家庄加固阵地,并且组织战士们下地道熟悉路线,毕竟有些队员不怎么来庞家庄,他们对王家峪的地道相对熟悉些,而庞家庄这边属于刚完成的状态。
王连虎这回做的准备比较充分,这段时间不仅仅做出了许多炮弹,还补充了大量的手榴弹和炸药包,可惜现在缺乏机械,不然弄个子弹复装,或者子弹的生产线就更牛了。
有了炸药包,加上庞家庄地势平坦,这还不使劲用,王连虎让战士们把手榴弹和炸药包捆绑一起埋入地下,再用绳子连住手榴弹引线,这玩意儿就算鬼子工兵来了也直接完蛋,唯一的局限就是距离,太远的话在拉绳子时会有影响。
一切准备都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王连虎还在村边不远处的土坡上又构筑了第二炮兵阵地,铁柱他们就带走了三组多管炮,留下一组再加上备用的两组,这个第二炮兵阵地也有三组,其实这王连虎的多管炮,说白了重要点全在炮弹上,这炮身其实就是个辅助作用,损耗率其实并不高,王连虎多做几组一方面是备用,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碰到这种紧急状态可以应急。要不是这玩意儿实在费弹药,王连虎都能直接组个炮兵连。其实要说现在光凭炮的数量来说已经是一个炮兵营的规模了,就是这炮击的持续时间会差许多,人家拉一车炮弹能打半天,王连虎这个是拉车炮弹能打一会儿,就这多管炮一次四发,而且装填发射速度极快,也就是把炮弹滑进炮里,再一扯后方引线就行,和迫击炮发射速度差不多,但打出去的炮弹是拍击炮的四倍。而且为了炮击距离考虑,王连虎还做了好几个射程的炮弹,这样又大大增加了炮弹的多样化,这段时间下来,炮弹数量是不少,但就分摊到每个距离上就没多少了,就是数量最大的900多米的炮弹也就做了一百五十发。后面的850米一百发,八百和其他距离也做了一百发,这样一来对后勤来说还真是个压力,看来研究改进炮弹的引爆方式也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