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涛夸自己是不是真夸黎卫彬的确不知道,但是李飞有句话说的对,这一次他黎卫彬肯定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尽风头了。
然而这种风头不要也罢。
丰水县的交通现状怎么样,丰水人最清楚。
车站脏乱差,治安一塌糊涂,票价不透明,监管不严,更离谱的是半路上加价这种事情都能出现。
现在雷鸣涛突然把解决这个问题的名声落在自己头上,那不是一鸣惊人是什么?
重点就在于这个名声不好拿啊,而且这不仅仅是烫手的问题。
“黎老弟,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之前老哥我看不清形势,没有眼力见,也是老思想作祟。”
郑海涛说到这里,黎卫彬突然笑着摆了摆手。
“郑老哥这是打我的脸了吧?你我之间因为这种小问题难不成就要少喝两杯酒?要是不解气,往后是不是逢年过节都要拉出来再打一次。”
黎卫彬一脸戏谑地盯着郑海涛,一时间他这个郑局长也是被黎卫彬说得无地自容,当即就举起杯子跟黎卫彬碰了碰。
“成,有你黎老弟这句话,往后你指哪儿我打哪儿,这一次的事情今后就再也不提了。”
仰头把杯子里的酒一仰而尽,郑海涛当然也知道黎卫彬这是借着一杯酒跟他冰释前嫌,对他来说自然等于是悬在心口地一块石头落了地。
当即也就没了什么顾忌继续说道:
“依我看这次雷县长在会上说的那些话怕是无异于把你架在火上烤,但是领导考虑问题肯定不是简单的夸奖两句,这背后多半是有其他的考虑。”
“不过不管怎么样李飞说的对,名声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有了名声在官场上可是一柄利器,最起码你这个府办主任一时半会怕是没人撬得动了。”
郑海涛虽然眼力见确实不太行,但是这一番话黎卫彬还是很认可的。
在官场上名声确实是个好东西。
而且郑海涛猜的很准,这次雷鸣涛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的确是有其他的意图,如果没猜错的话,恐怕就是针对张金梅和方纬诚想推动他跨区县调动的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有利有弊。
好处是他黎卫彬在丰水县的官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