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拟定的时候,县里的意见是直接让九城镇做到河塔镇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的规模。
其他人不了解这里面的复杂性,但是河塔镇的前两期工程都是黎卫彬负责主持落实下去,他当然了解。
说九十万是有些保守的,他在初步合作意向签订之后其实估算过,这个成本大概率会节省90到120万。
“90万?那不少了。”
“现在县里的财政也不轻松啊,说白了还是没有钱,河塔镇那边第三期工程上马有些仓促,这次县里给他们增加了200万的追加拨款,不少人的意见是很大的。”
听到这句话黎卫彬也不开口了。
在这个问题上他的态度至今都很鲜明,就是不同意第三期工程太早上,最起码也应该等到第二期工程结束并且进入投产阶段。
这么做不仅仅工程质量有保障,而且投产后资金回笼也会解决很多问题。
瞥了黎卫彬一眼,雷鸣涛哪里不明白他在想什么,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他也没必要跟黎卫彬说的太清楚。
河塔镇仓促上马第三阶段的工程是林清泉默许的动作,背后是书记方纬诚跟他雷鸣涛的一次意见交换。
林清泉之所以这么好说话,原因倒也不复杂,河塔镇书记的位置林清泉兼任不了多久了,最迟年底肯定就要调整,他一个进班子的副县长,一直占着这个位置肯定不行。
现在的河塔镇是一块香饽饽,方纬诚也好,他雷鸣涛也罢,谁都想在这里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到时候孙涛能不能做书记现在还不好确定,但是李原龙的镇长肯定是要上。
……
回到办公室里。
黎卫彬坐下来把雷鸣涛的话前前后后理了一遍,其实他大概也推测出来了,河塔镇很有可能要调整班子。
林清泉作为副县长,他钉在河塔镇恐怕方纬诚和雷鸣涛都不愿意看到,但是河塔镇真的就一定能把这块蛋糕做到最大吗?
如果是此前他可能没有什么疑惑,但是现在九城镇也加入了这个项目,那结果可就不好说了。
不过眼下河塔镇的问题他也没有精力去理会太多,孙涛跟李原龙都在争,无非一个是明争,一个是暗争,但是只要林清泉还没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