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提拔的人,这回治理黄河,只想为君分忧,在座的诸位,若能慷慨解囊,禀报陛下,减轻在座众人的赋税,而且谁能夺得大份,汇报陛下高官厚禄回报。
众人纷纷议论,各自盘算,这笔买卖值不值,郭昌把玩手中纸扇,看着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河堤使者,老谋深算啊,先是服软将人套进去,后让众人选择,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说这话我们就不爱听了。
颍川诸氏家主诸邑,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带着几分不满与质疑“河堤使者,言下之意,是要我等私囊解困国难?此举若传扬出去,恐非世家颜面所能承受。再者,治河乃国家大事,怎可轻易寄托于民间之力?若朝廷无力,自当上书请愿,而非在此被迫捐资。
随着诸邑的质疑,不少人的眼神中流露出赞同之色,纷纷点头附和,是啊,淹的又不是自家的田地,干嘛要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王莽轻轻抚摸着酒杯,眼神却深邃如潭,看着这位诸氏家主。
中山甄氏,愿以全力支持使者,治理黄河,甄丰语气十分坚定的说道。旁边的甄邯一脸的吃惊,没想到哥哥如此果断的支持。
甄丰心里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下定决心赌这一把。
郭氏也愿意,支持使者,郭昌起身拱手说道。
丙氏也愿意,捐赠铁器支持。
王氏愿捐出千两黄金,以助国家大事。
赵氏虽不及王氏家大业大,但也愿尽绵薄之力,捐赠百匹丝绸及千担粮食,为前方治河的民夫们添一份温暖。随着甄丰、郭昌这几个人的表态,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一部份商人们,相继站起,纷纷表态愿意为治理黄河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莽满意的点头,看来这些人已经分为两派了,于是说道:,那请那些不愿意捐赠的人先行离开吧。
诸邑冷哼一声,率先转身,其余豪强与商人,面面相觑后,终是起身,跟随着诸邑的步伐,缓缓向厅外退去。
王莽的目光扫过厅内,只余下那些愿意伸出援手的商人们,微微一笑:“诸位高义,王某感激不尽,已初步规划,治河需分段而治,回去以后早做准备。
商人们纷纷点头,退了下去。
这时文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