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航行技术,几乎是难以企及的。
“林队长,虽然我们确定了坐标位置,但要到达那个星系,我们现有的飞船根本无法完成如此漫长的星际旅行。”王琳向林修远汇报时,脸上带着一丝无奈。
林修远皱着眉头,在指挥中心来回踱步:“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张峰,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对飞船进行改造,能达到怎样的航行能力?”
张峰沉思片刻后回答道:“队长,如果对飞船的引擎和能源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采用最新的能量循环技术和高效推进引擎,或许能将飞船的航行速度提升数倍。但即便如此,到达那个星系也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在漫长的航行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能源补给、物资储备和船员的生存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林修远微微点头:“这些问题确实棘手,但并非无法解决。我们可以一边对飞船进行改造,一边研究在星际航行中获取能源和物资的方法。比如,利用宇宙中的小行星带、恒星能量等。同时,研发更加先进的生命维持系统,确保船员在长时间的航行中能够安全生存。”
于是,基地内再次忙碌起来。张峰带领技术团队对飞船进行改造,他们日夜奋战在飞船维修车间,拆除旧的引擎和能源设备,安装新型的高效推进引擎和能量循环系统。在改造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如新型引擎与飞船原有结构的兼容性问题、能量循环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等。但在张峰的带领下,技术团队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逐一攻克了这些难题。
与此同时,王琳带领科研小组开始研究星际航行中的能源补给和物资储备方案。他们对宇宙中的各种能源和物质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在飞船上安装特殊的能量收集装置,收集宇宙射线和恒星辐射能,为飞船补充能源。在物资储备方面,他们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生态循环系统,能够在飞船上种植植物、养殖小型动物,实现食物的自给自足。
在紧张的准备工作中,时间悄然流逝。经过数月的努力,飞船改造工程终于完成。一艘焕然一新的星际飞船矗立在基地的停机坪上,它的外观更加流畅,引擎和能量收集装置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仿佛在等待着一场伟大的征程。
“林队长,飞船改造已经完成,各项性能指标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