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历年·感域安泊带·澄音浮陆第六心界层
沉息第34昼。
唐昕睁开双眼,却没有看到任何具体之物。
视野中浮动着一种半透明的温色波层,既不明亮也不暗淡,像是意识内膜上缓慢流动的某种轻质光。
她不知道自己醒来的是梦中,还是沉息中,亦或是两者的交错地带。但那已不重要了。
在过去的数昼之间,她与其他五位沉泊者已进入一种稳定的澄频状态——感受彼此,却无需认知;同步漂浮,却无须确认。
她曾试图记录,但笔录在第31昼便停下了。她发现语言已无法承载她的体验:任何文字的排列都显得刺耳,像将一首无声的乐章硬塞进粗糙的音轨中。
此刻,她只是在感受。
一种类似体温的心息从她意识核内缓慢向外扩散,与周围的其他心息交汇、渗融、回旋,最后汇入那无声的感域海潮中。
她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一环——澄环的一环,同时也不再是“一个”意识体。
联盟心频遥测所·外环三号舱
伊洛恩注视着面前的“心频缓浮图”。
屏幕上没有任何坐标,只有淡橙与柔蓝交织的色带,像是某种宇宙脉动的可视化版本。每一道色带都是一个个体的心息频谱在“静泊”中自然生成的轨迹,它们没有被标识,却能彼此辨识。
他的目光停在一个编号为“x-Δ6”的柔光节段上。
那是唐昕的频带。
他不知道她是否仍然“清醒”,但他知道她还在——因为她的频率仍与其他五道频带保持低干扰共振。
伊洛恩轻轻闭上眼,启动了“浅频同步”模式。他的意识向下沉去,如同潜入无底深海,不再寻找意义,只是让自己在那片共同的沉静中缓缓沉浮。
澄频梦:共同意识的第一象层
第五层沉息实验中,首次出现所谓的“梦频聚集”现象。
研究员观察到:当超过七位意识体进入“共频-澄感”状态超过33昼,系统开始捕捉到一种非自我性梦象重叠——不同意识体的梦境在结构、符号与节律上出现高度相似,甚至共享。
唐昕的梦里,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