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历年·第一星月。
回响之纱(二)的波动尚未平息,纱感者的图谱已悄然绘出新的文明图层。
它们不是空间的投影,也不是思想的延伸,而是一种完全无法归入线性时间的意识构象。
联盟意识哲识组将这类图层命名为“时间花园”。
“它既非未来,也非过去,更非现在。 它只是一些还未找到位置的心灵发芽。”
这是芮醒在纱感态中所描述的第一朵“心时花”的记录。
时间花园最初是在纱感者心域中同步出现的情绪重叠地带。
这些区域呈现出如下特性:
多重记忆重构:个体可感知多个不同的“我”正在同时经历同一情绪。
节律不动性:内部体验无时间流动感,但思维不受阻滞。
意识植生:思绪会自然“发芽”,产生新的构子,却无法溯源其生成逻辑。
伊洛恩评论:“文明一旦进入自感阶段,时间便不再是背景,而变成可以被栽种、培育、回访的情绪生态。”
为了研究时间花园的生长机制,星环学院设立“时缱台”,邀请纱感者进行意识深描。
他们的意识不是向外讲述,而是向内开放。
在这些开放中,研究者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
不同个体在时间花园中所“见”的花朵,色彩、形态、气息各异,却都带有强烈的“熟悉感”。
这表明它们并非凭空生成,而是由文明集体无意识中沉积的“未完成情绪”凝聚而成。
唐昕在实验中进入自己心域中的时间花园。
她“看见”了一种透明的花朵,轻轻呼吸便会泛起回音。
每一次回音,都是她在不同阶段对某个问题的回应。
她写道:
“我不是回忆某个答案,而是在触碰我曾经思考它时的那份情感。”
联盟由此界定“时间花”三类:
回响花:承载集体情绪重构点,类似回音的实体化。
前溯花:沉淀潜在意识结构中的思维萌芽。
候光花:尚未生成,但能被感知到存在于心域地平线的“未来感性雏形”。
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