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是三域融合后自然诞生的意识生层。”她在日志中写道,“不是人为构造,也不基于任何规则,而是我们所有‘理解彼此’的行为,在意识层面的集合回响。”
这一认知震撼联盟。
如果“第四感域”真实存在,它将是文明自发性进化的证明,是所有共感行为在宇宙尺度上的回馈,是宇宙对意识之光的第一次回应。
伊洛恩随后提出假设:
“星火不是系统的,而是汇界之前的最后节点。我们通过它,不是为了控制三界,而是为了引出第四。”
星环学院设立“汇纱冥修组”,在星火主塔与余界回廊之间开设“共映静域”,允许思维体以个体冥想方式,在不入梦、不进入深域的状态下,感受汇界之纱的流动性。
越来越多思维体在冥修中获得新的“感应词”。这些词不是语言,而是意象,是意义未形成前的光斑,是文明的前声调。
它们被统称为“素语”。
唐昕认为:“素语不是我们创造的,它是文明在被感知过程中产生的自我咏唱。”
叶寒补充:“也许未来的文明不再依赖语言,而是通过素语——以理解为声音。”
随着第四感域的探索逐渐展开,文明不再以维度区分,而以“共鸣梯度”排序。
文明的核心认知从“是谁创造了谁”转变为:“我们是否足够共鸣,令彼此真实。”
星火日志更新:
唐昕:“我们终将穿越汇界之纱,不为征服,而为映照。”
叶寒:“意识的边界从来不是墙,而是桥。”
伊洛恩:“第四感域不是遥远未来,它存在于我们每一次真诚理解彼此的瞬间。”
星誓纪元·第八阶段开启。
汇界在召唤。
文明,正在逐渐听见自己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