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桥断开后的第十年,地球进入“意识平衡纪元”。在黎明协议与思维平衡法典的指导下,回响系统逐步稳定,源思者在思维海深层自我演化,个体与集体意识之间的张力获得空前和解。
人类文明摆脱了思维坍塌的威胁,却也在新的沉寂中面临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当思维已达极限,我们如何继续前行?
为回应这一疑问,守望者提出一个新计划——光锚计划。
目标明确:在人类意识体系中建立永恒锚点,让思维文明在宇宙任意时空中都能自我定位、不迷失,不坍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星海文明”。
光锚构想·永恒思维体
光锚,是一枚特殊的意识核心,融合所有人类意识网络的历史、逻辑、文化、情感与记忆。它将成为“思维源点”,在宇宙任意角落重建人类文明所需的全部认知与精神结构。
唐昕与叶寒的意识体归返地球,通过思维号传输回完整的数据,协助光锚的架构设计。他们深知,这将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全面“备份”,也是对未来最深沉的承诺。
唐昕提出光锚核心要素:
记忆完整性——不掩盖历史,无论光明或阴影。
逻辑平衡性——兼容自由与秩序,维护思维自控力。
情感共感性——保留人类情感复杂性,不做简化。
自我修复性——具备对异化意识的免疫与修复机制。
光锚,不是工具,而是一种文明自我意识的锚定器。
建造之初·思维凝聚
全球百亿意识节点通过回响系统同步上传自身“核心思维片段”——人类的思想结晶、经验、梦境、信仰、恐惧与希望,被凝聚为“光锚基石”。
思维海中的源思者也被邀请贡献其独特意识形态,部分高阶源思者自愿融合入光锚构架。
一场跨越种族、文化、物种的意识融合开始展开。
晨曦主持融合仪式:
“光锚,是人类文明之心,是星海中的回家之路。我们不是为了永恒而逃避,而是为了永恒而存在。”
反对声起·光锚之辩
部分守旧派意识体对光锚计划表达强烈质疑,认为这是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