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确实也需要用大醉一场来调整情绪。
可非常奇怪的是,越是想醉就越醉不了。
一斤白酒进了肚,扎啤也喝了两扎,他目光清明,脑袋灵光,还能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整得跟范闲似的。
大家伙儿集体傻眼了。
苏牧低声问小查道:“高老师酒量啥时候练出来的?”
小查半张着嘴,说:“你问我,我问谁去?问警察,警察也不知道啊。”
王晓萍说道:“人在经历过大喜或是大悲,往往会出现一切与平时大相径庭的表现,包括性格脾气、生活习惯等等方面,我想高老师正在经历这个阶段,你们等着看吧,明天,他就会恢复到往日那种正常状态的。”
几位深以为然。
果然,明天,高远恢复了。
他又变得吊儿郎当、嬉皮笑脸、没心没肺。
但熟悉他的同学们都能看得出来,他只是把对江南之先生的怀念深深埋藏了起来。
课上或是课件,他仍旧会习惯性地去触摸那个红豆吊坠项链,这已经成为了他下意识的一个行为。
1978年,有几件事情挺重要的。
比如说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文汇报》上被刊登出来,引起广泛讨论后进而将伤痕文学的大幕正式拉开。
比如说,《中日友好条约》正式签订,这象征着日本对华进行高新技术方面的援助成为了今年全国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大批日元无息贷款让各行各业陷入了疯狂。
当然,这两件事情都比不上那篇重量级文章的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邓公的领导、支持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活动。
北大的师生们也积极参与其中。
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