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温蘅铺平信纸,略一思索,提笔。
她要说的事情其实并不多,因为现在温瑶才刚刚在京城站稳脚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在现在帮着顾国公父子对付昭阳公主。
而顾晚舟虽然在昭阳公主底下学了这么多年,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是亲生的,哪哪都差昭阳公主一招。
所以昭阳公主只需要提防顾国公就好了,作为昭阳公主的枕边人,最了解昭阳公主也最有机会对昭阳公主身边人下手的人,非顾国公莫属。
温蘅写完之后检查了一遍,确认从信的字迹到内容都没有地方透露自己的身份,这才小心地把信折起来,打算明天去镇上给林笙。
之后几天都风平浪静,村民们听说最贫困的马婆婆一家要起砖房都议论纷纷,不过人家给了做工的机会,还一天十个铜板,拿人的手软,倒也没真的多说什么,只是私底下还是会酸两句为什么救了贵人的不是自己。
要知道村里也就村长家是砖房呢。
只是马婆婆这三个远道而来的“侄孙女”倒是引起了村里的热议,听意思这三个姑娘有意在马婆婆家里长住,这下家里有适龄未婚儿子或者是亲戚有还没娶妻的,都开始在心里盘算开了。
乡下人家,不兴人家三妻四妾那一套,有媳妇就行。他阿福再怎么长得好看,也只能娶一个媳妇,那这剩下的两个不就是……
当然,这只是他们心里的小心思,倒没有真的有人蠢到会在马婆婆她们面前说出来,那不是找打吗,万一马婆婆不找他们做工了呢?
阿福选的新房地址就在茅草屋小院的隔壁,要建一个四合院样式的房子,就连地板也用砖石铺,奢侈程度让村里人连连咋舌,直嘀咕说阿福浪费。
自己还是个老大难,还不如把钱多留一点娶媳妇。只要肯出钱,这十里八乡有的是姑娘愿意嫁。
不过再怎么样这也是人家的事情,村里人嘀咕两句也就不说什么了,而是一边忙着田里的事一边到马婆婆家做工。
温蘅的信在她去镇上的第二天就到了昭阳公主的手上,也不知道林笙是有怎样的渠道,没有像温蘅那样直截了当地找人送,但偏偏就是出现在了昭阳公主的面前。
昭阳公主看到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