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么说,灵月也不可能乱花,给叶奶奶买了两盒补品,其它的钱她就存到银行了。
是的,这年头十块钱都能开户存起来。
她准备攒多一点,给叶炎买块手表或买双好皮鞋,放暑假的时候去海岛看叶炎。
四月的时候,有文学院的成员找到她,灵月很疑惑,经济学院跟文学院不搭边啊,她也没有朋友。
对方表明来意才知道,他们是在人民日报上看到灵月的文章,打听到她,特地来找她约写稿。
文学院有个杂志社团,自己出版杂志。灵月好奇去看了一下,办公室非常简陋,全校约稿,杂志编得也很散。
灵月就后世知名杂志的出版模式给他们提了几点意见,杂志室如获至宝,立即请灵月入社。
灵月本来想以自己课业多拒绝,可她转念一想,过几年杂志热,提前准备个工作室很有必要。
要是自己出去办杂志社,去哪找这么多人才?她立即就答应入社,担任编辑和排版的工作。
还兼职画插图,又跟摄影社约照片。灵月知道未来几年,伤痕文学大行其道。
但她想反其道而行,专门出版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文章,当然,这样的文章会有人说假大空,所以杂志的内容得丰富多彩。
此时港城那边武侠当道,宝岛那边是则是爱恨情愁的言情,我们这边才刚开始有新杂志新书,正是萌芽阶段。
有那边的书或杂志传过来,都是私下传播,但极受青年人喜欢。
灵月心里有谱,先‘借鉴’武侠,当然,那些出名作家的她是不敢借鉴的,而是给原创电影剧本改写。
等过几年电影少林寺大火,相信杂志原创的武侠肯定有人来买剧本。
这一块可是非常赚钱的,她可没忘答应舅舅的事,得给他的研究赚经费啊!
除了连载小说,再弄个采访专栏,专门采访各系人才,传授一下学习之道。这一点就为抓住有孩子的父母,哪个年代都一样。
父母都爱看名牌大学学生传出来的学习法宝,特别是才开始高考,各种资料稀缺,相信我们这个专栏会成为一枝独秀。
八卦也不能少,北电离得不远,去采访一下当红明星,随便写点啥,拍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