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久久伫立,泪水模糊了双眼 。
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最先得知消息的是,集市上的一群百姓。
卖菜的张大伯,常年在集市一角售卖新鲜蔬菜,听到这个消息时,手中的秤砣差点掉落。
“啥?
镇南王妃,带着孩子回白府了?
这咋回事啊?”
他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周围几个常来买菜的老主顾也凑了过来。
一旁卖针线的刘婶撇撇嘴说:“还不是那柳若璃,听说皇上赐婚,要她给镇南王做侧妃呢。”
刘婶一边说,一边摇头,“镇南王和王妃多般配啊,这突然插进来个柳若璃,肯定有猫腻。”
一个年轻的小伙,在集市上帮父亲打理杂货摊,忍不住说道:“我就说柳若璃不是啥好人,之前还听说她一门心思要当太子妃呢。
没成想,又盯上镇南王了。”
这时,路过的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手持书卷,也加入了讨论:“皇家之事,本就复杂。
但镇南王和王妃伉俪情深,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如今这般变故,背后恐怕有隐情。”
卖菜的张大伯,越说越激动:“王妃平日里多善良啊,经常开仓放粮救济咱们,这些穷苦百姓。
上次城里闹饥荒,要不是王妃,我一家老小都不知道能不能熬过那个冬天。”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对王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不远处卖包子的李大叔也喊道:“是啊,我家孩子生病,王妃还派人送过药材呢。
这么好的王妃,镇南王咋能说娶侧妃就娶侧妃呢?”
众人纷纷点头,对镇南王的行为表示不解和不满。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纷纷。
茶馆里,更是热闹非凡。
几位常客围坐一桌,一边喝茶,一边谈论着此事。
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说:“我看镇南王肯定是被那柳若璃迷惑了,不然怎么会做出这种糊涂事。”
另一位年轻人则说:“说不定是柳若璃使了什么手段,强迫镇南王娶她呢。
可怜了王妃和孩子们,以后可怎么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