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峰指了指旁边的北原苍介:“这个瀛国商人坑蒙拐骗,以假货坑骗了本统领八千两银子,本统领找他理论,他还反咬一口。于是,本统领带他来刺史府衙报官,想请大人为本统领讨个公道,却不料……”
接着,他又指着站在案几下方旁边的余鹭说道:“这位大人公然偏帮瀛国商人,处处针对本统领,本统领出示人证物证,他便百般刁难,非要本统领证明这些证人证物的真实性,而对瀛国商人的话语却毫不怀疑,甚至连证明他自己的话都不用,那本统领就想问一问,这又是何道理?”
李智云瞥了一眼堂下低头惶恐不安的余鹭,沉吟了片刻后,道:“姜统领,此事余长史或许没有解释清楚,我大景为了彰显朝廷招徕远人之意,对外邦商人多有优待,故而在法理上才会出此纰漏,还请姜统领看在朝廷的政令上,莫要过多计较。”
就事论事,因此姜峰并未打断李智云的话。
只是待李智云说完后,他却凝声问道:“朝廷政令,何以对景国百姓行苛刻,对他国商人行宽容?何以对景国商户多限制,对外邦商人多优待?”
“雍州百姓都知道这些外邦商人多卖假货,为何连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你们刺史府衙不仅不管不问,人家告到刺史府衙来,你们还反过来为难自己人?”
“这般严律百姓,宽待外邦,此为国法乎?”
他眸光冷肃,声音如平地起惊雷,严然问道:“若为国法,那这景国国法,到底是景国人的国法,还是外邦人的国法?”
李智云沉默。
朝廷的政令虽是优待外邦,却也并未说这般的优待法。
只是,许多官员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为了避免外邦商人闹腾起来,最后影响自己的仕途,故而都会偏帮外商。
此事的缘由在于,外邦商人多团结,且商会的背后站着瀛国使臣,能够随时找上朝廷,递得上话。
相反,本地商人的底细,这些官员大都一清二楚。
若真是惹不起,自然是想办法息事宁人,若是惹得起,那就偏帮外商,以显朝廷‘圣恩’。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案子结束后,这些外邦商人也会做人,往往都会有所孝敬。
但本地商户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