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李承乾便向造纸的地方走去。
此时,这地方已经不是一片露天大坑,而是全用营帐围了起来。
为了防止造纸术泄露,加入草木灰的工序由杜正伦和杜荷两人互相监督完成,期间绝不允许第三人涉足。
进入造纸厂,水气弥漫,蒸煮树木的味道充斥鼻腔。
兵们穿梭其间,有的在搅拌浆料,有的在搬运蒸煮好的树皮,整个工坊内一片繁忙景象。
再往里走,是一片宽敞的露天晾晒区。
阳光照在一张张铺开的湿纸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纸香,清新而宁静。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他嗅到的不仅是纸香,更是金钱的味道。
他相信,再过不了多久,这些纸就会完全占据大唐纸业市场。
到那时,自己的钱包就会鼓起来。利用这些钱,他可以打造盐田、制铁工厂、火药工厂等等。想到此处,他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这时,杜正伦从最里面走出。此时,他的手上、脸上都沾着不少墨汁。
这般模样在他身上非但不显狼狈,反而衬得他更具儒者风范。
“殿下来了,怎么不进去?来,书印得差不多了,您发明的这个活字印刷术真是太厉害了。”他一边用袖子随意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和墨水,一边说道。
见他如此兴奋,李承乾也知道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
“好,本宫就看看你们的成果。”
两人一同走进工坊深处,只见一排排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刚刚印刷好的书籍。
杜正伦随手拿起一本,递给李承乾。
“殿下请看,这是按照您的要求印刷的《五经正义》,字迹清晰,而且按照您的要求,我写了不少全新注释。”
李承乾接过书,仔细翻看,每一页都字迹清晰,墨色均匀。他满意地点点头。
最重要的上面有杜正伦的注释,如此除了价钱外,内容上也有竞争力。
“不错,做得好。”说完,他笑了笑继续:““如果还有什么对于经书的见解,或者是对于科举考试的看法,孤许你单独写一本书。”
着书传世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杜正伦堪称大儒,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