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正事,两人又相顾无言。
自她进府开始,容凝跟她关系就很恶劣,后来缓和不少,但也做不到相谈甚欢,容凝不喜欢,就准备告辞。
贵妃却在这时开了口,“有句话,本宫好像没有立场说,但抛开你父皇和承恩侯府这层关系,就女人的身份来讲,本宫也想问殿下一句:毕竟是婚姻大事,殿下想好了吗!?”
又是这句话这几天,这句话她已经不知听了多少遍。
容凝不由得笑出声,反问她,“那请问贵妃娘娘,当初你嫁进王府,真的想好了吗?”
贵妃没想她会这么问,愣了会儿,慢慢整理了思绪,才回她,“殿下,这世间女子,不是谁都能在婚事上深思熟虑的。
本宫能嫁进王府,是看在本宫有掌家之能,又老实本分,不会苛待姐姐留下来的三个孩子,然后承恩侯府和禹王府共同商量出的结果。
从始至终,本宫的意见,反倒是最不重要的。
当然嫁给陛下,是本宫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承恩侯府子嗣繁盛,庶子庶女一大堆,容凝的母亲是侯府嫡长女,她从承恩侯府出嫁时,贵妃还小,两人自然没什么交集。
如果当初她没有被选中,以她在承恩侯府的透明程度,婚事的出路,无非两种:一是高门做妾,二是为了拉拢人,去给承恩侯府的门生做妻。
但不管高嫁还是低嫁,男人都是那个样子,没几个能管住自己的。
所以贵妃觉得,在婚事上,她虽然做不得主,但她运气好,兜兜转转进了禹王府做侧妃。
虽然一开始容凝这个小姑娘让她日子很不好过,但她终究只是个孩子,没必要跟她计较,而因小失大。
反倒是因为容凝对她的敌意过盛,让当时还是禹王的皇帝对她多了几分怜惜和愧疚,让她在府上慢慢站稳脚跟。
容凝永远都不会知道,从某种角度来讲,贵妃其实挺感谢容凝的。
很多时候,还会觉得这个张牙舞爪的姑娘还挺可爱。
不过她也没想到,这么个性的一个姑娘,在婚事上反倒这么草草了事。
贵妃轻轻叹了一声,道,“殿下也许你会觉得本宫不安好心,但本宫也是当母亲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