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角度来说,灵华寺其实就是一个避难所。
那些来到灵华寺的女子们,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都有可能面临着生活中的困境或无法跨越的障碍,被迫来到这里寻求庇护和安宁。
有些人可能选择永远留在灵华寺,将其视为自己的归宿;而另一些人则只是暂时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离开,继续他们的人生旅程。
灵华寺从不拒绝任何一个上山寻求庇护的女子,无论她们的背景如何,都会给予她们温暖的接纳。
当这些女子决定离开时,灵华寺也不会过多地追问原因。
要走便走,要留便留,没人会关心你下了山之后是什么光景。
灵华寺把分寸感拿捏得死死的。
像她师傅的行事风格。
容凝被师傅调教的这半年,性子变了许多,至少不会像之前那么无情冷漠,所以愧疚于当时对沫儿的态度,但眼下沫儿走了,她也就没想别的。
说到底,她骨子里,还是淡漠的人。
再次见到沫儿,是又过了一年,容凝得了师傅的恩准,让她下山回南阳城待一段时间,陪陪家人。
容凝自上了灵华寺后,就再也没让她回过南阳城,师傅不喜欢那里,就没想起来让她回去看看。
可瞅着她上山的时间太久,一直不回去一趟也说不过去,就把容凝放下了山。
不管是父亲也好,大哥也好,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觉得把容凝送山上,也算是解决一个大麻烦,所以自她上了山,也没怎么过问她的近况,只有她的阿姐会半个月就给她稍信,给她送些新鲜玩意儿,担心她过得好不好。
所以容凝在南阳城里的唯一念想,也就是阿姐。
阿姐知道她隔了一年半,终于要回南阳城,高兴得不得了,早早就推了大多数应酬,留在府里陪她。
可有些宴请终究是不得不去的,而容凝又打死都不会去那种场合,所以有些时候,她就像是没人管束的小野狗,自己在南阳城里乱逛。
容凝跟着师傅在外面混久了,对于世俗规矩的认可度是越来越低,所以当她听到红莲楼外,听到那能酥透人骨头的娇侬软语时,一时兴起,想去看看。
可当时她才十二岁,就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