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之后,容凝就正常了许多。
至少不会仗着年纪小,仗着父皇对他们的那点愧疚,口不择言。
但她的性子跳脱,静不下心来读书写字,钻营女红和账本,反倒经常跑去王府的校场跟着大哥骑马摔跤射箭。
她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但父皇见不得女儿家如此,总觉得姑娘家,就该像长女容央这般温柔娴静。
于是立马命人把她关起来,磨磨她的性子。
可容凝是个反骨很重的孩子,越是要困住她,她就越要给你闹翻天。
当天,容凝就悄悄翻出了王府,直奔皇宫找皇太后告状。
那时候皇太后还没薨逝。
皇太后年纪大了,喜欢活泼的孩子,而容凝从小娇养,性子活泼惹人疼,她从小就是皇太后最喜欢的孙女。
见自己疼的娇娇儿受此委屈,皇太后当即就下令让容凝在宫里住一段时间。
还把父皇叫进宫训斥了一顿,告诫他不可有了新的子嗣就苛待原配之子。
这话属实重了些,父皇只能灰头土脸的回府。
容凝自小就是极有主意的人,她从不会给自己吃亏。
在宫里住了一段时间回王府之后,父皇妥协了。
也许觉得她确实不是做大家闺秀的料子,勉强她还要闹得全府上下人仰马翻。
又可能觉得小姑娘只是一时来兴,等知道习武辛苦,就自己消停了。
如此…就允许她跟着大哥的师傅一起习武。
寒来暑往…永不间断。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容凝一个小姑娘,没有一丝懈怠,甚至因为这方面有天赋,学得还比大哥快些。
父皇看她如此,终归是不忍心再让她做什么大家闺秀。
可南朝对于女子的礼教束缚极严,若是被人知道,禹王府的嫡次女是个舞刀弄枪的,对于她的名声有损,往后也不好相看夫家。
父皇疼惜女儿的天赋,考虑了许久,决定以为亡母祈福的名义,把容凝送到灵华寺。
父皇说,灵华寺住持原本是行走江湖的侠女,武艺高强,但这些很少人知道,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在灵华寺遁入空门。
住持是母亲的故交,让容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