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主张求和赔款,怎么要抗金了?”
胡直孺瞪大眼睛,一副金刚怒目的姿态,掷地有声道:“臣自始至终,都主张抗金,绝不会屈服金人。”
赵桓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才对嘛!
虽说投降派占了大多数,可偌大的天下,总有无数人心怀热血,不曾放弃抵抗。
大一统是铭刻在每一个华夏人骨髓里面的。
天下,必定一统。
赵桓感慨道:“没想到,朕竟然误会了胡尚书,这是朕的过错,赐座!”
胡直孺小心翼翼的坐下,感慨道:“官家要和金人死战,是极为圣明的。向金人投降求和,生死系于金人之手,是绝对不行的。唯有自立自强,才是唯一的出路。”
赵桓赞许道:“如果人人都如胡尚书一样,敢于死战,大宋哪里会处处受制于人。”
胡直孺谦逊道:“官家过奖了。”
他心中更是激动。
作为经历过宋徽宗时代的人,见惯了朝廷的乌烟瘴气,现在官家励精图治,一力主战,让胡直孺直呼圣君临世。
大宋有希望。
赵桓试探一番,取出新的黑火药制造工艺,递给胡直孺道:“胡尚书,这是黑火药的改进之法。”
“你亲自抓这件事。”
“一旦新的黑火药制造出来,引爆实验的时候必须隐蔽。凡是参与的人,也都必须忠诚可靠,不允许出任何纰漏。”
“这是关系我大宋未来的武器。”
胡直孺激动道:“臣胡直孺,定不负官家的厚望,一定会完成。”
赵桓说道:“去吧!”
胡直孺行了一礼,恭恭敬敬退下。
在胡直孺离开后,赵桓吩咐道:“通知朱伯材,安排皇城司的人保护胡直孺,务必确保胡直孺的安全。”
周瑾应下后赶忙安排人去通知。
……
胡直孺出了宫,一路回到工部值房。
作为工部尚书,胡直孺一向敬职敬业。他虽说七十出头,在他看来还很年轻,毕竟姜太公八十多岁才出山。
胡直孺了解工部的火器,翻开火药的制作工艺,仔细的看完后,琢磨着火药粉末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