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五斤。”
“至于黄土到处都是。”
“唯一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是工匠的费用。”
“当然。”李阿大指着煤炉子,道:“这煤炉子虽是黄土做的,但外面裹着一层铁皮,里面还有铁栅,下面的盖子也是铁的,所以一座煤炉子成本在三十文左右。”
朱元璋闻言,颔首道:“一个匠人一天能做出多少蜂窝煤跟煤炉子?”
“回陛下,一个工匠一天能做一百二十块到一百五十块蜂窝煤,后面熟练了,应该能达到两百块左,煤炉子的话,一天能做五个左右。”
老朱沉思起来。
现在马上就到十月中旬了,离冬天也没多远了,想要今年冬天让百姓能用上这蜂窝煤,那产量就不能少。
只是,怎么才能大明各个州府的百姓都能用上,还要想个办法才行。
毕竟光从应天府传递消息到各个州府,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更不要说把蜂窝煤运输大明各处。
老朱看了一圈的众人,对着朱标说道:“既然蜂窝煤没问题,那太子你这边就组建一个蜂窝煤厂,全力生产蜂窝煤,要尽快!咱要让整个应天府的百姓都用上这东西。”
“是!”
……
“黄小子,你老实给我说,你这幅画是哪里来的?”
阎老趴在桌上看了又看,一脸震惊!
这小子时不时拿出来的东西,都能让人大吃一惊。
这小子要是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某集团的富二代,阎老还能自己给自己说服。
大不了认为黄轩败家,不知从哪些地方高价给弄回来的。
但这小子自己都说了,他父母都是农村的,又大学刚毕业,他哪里搞来的这些东西?
“我都说了好几遍了,这画是别人送我的。”
黄轩望着阎老,提醒道:“你可得小心点,别把我的东西给压坏了。”
阎老对着玻璃哈了一口气,小心的擦了擦,看着画,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听到黄轩的话,阎老白了他一眼:“你可拉到吧,送人,谁会送这种宝贝?对方是你爹?要不怎么会送国家级别的文物给你?”
“不过谁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