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看了一眼窗外泛白的天空,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
然后默默的合上写着《胡惟庸》三个字的册子。
在吴吉祥的伺候下,草草的洗了一把脸,吃了一碗粥,便往奉天殿走去。
今日朝会直到快午时才结束。
除了日常琐事以外,那应天府府尹孟端上奏说,城里新开的大明织布局以卑劣的手段扰乱布匹市场,让许多以织布为生的百姓丢了饭碗,恳求自己下令彻查。
一个织布局,能惹得应天府怨声载道,仿佛下一刻就要揭竿而起,反了朱家的江山。
那户部侍郎王琚居然说,怀疑是残元余孽在扰乱京城的安宁。
并且,跳出来的人,不止一两个,足足有七八人!
要不是怕打草惊蛇,朱元璋会当场下令让人把这几个蠢货拖出去砍了!
咱不急!
咱就看你们能唱出什么大戏来!
反正这些人已经上了咱的必杀名单。
让他们多蹦跶几天,到时候一并收拾就得了。
不过,除了这些让人糟心的事情外,新上任的商业部部长沈立本带来了不错的消息。
应天府成为经济特区才月旬的时间,已经肉眼可见的繁荣了起来。
较六月,应天府七月的商人数量多了三成以上,加上放开了对商人的限制。
七月份的商税,是六月商税的五倍!
与去年,也就是洪武十年七月收上来的商税相比,足足多了七倍!
其中占大头的就是布匹、餐饮、以及车马行业。
布匹行业,老朱当然知道是什么情况。
而餐饮、车马这些行业都是由于放开限制的结果。
商人有钱,也舍得花钱!
以往处处被律法管着,他们有钱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花销。
现在则可以大摇大摆,大张旗鼓拿银子出来使用。
听说有人为了抢一个包间,豪掷千两银子!
这也是促进了应天府经济的繁荣!
光七月城里就新开了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酒楼。
更不要说其他衍生出来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