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苏然耐心解释:“我们前期做了充分准备,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而且试点过程会逐步推进,尽量降低对企业的影响。一旦成功,将为企业数据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提升企业竞争力。”
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人才短缺问题愈发突出。传统行业从业者对数字化技术掌握不足,难以适应转型需求;而新兴数字领域人才,又因省内相关产业生态不够完善,吸引力有限。苏然意识到,人才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若不解决人才问题,后续发展将举步维艰。
苏然向省委提交了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题报告,建议加大对数字化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数字人才来本省发展。省委高度重视,迅速批复相关方案。
在政策支持下,苏然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建数字化产业学院。他奔波于各大高校与企业之间,协调合作事宜。在与一所知名高校洽谈时,校方领导提出:“产业学院建设需要大量实践教学资源,企业能否深度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环节?”苏然当即联系多家企业,说服他们为产业学院提供实习岗位、项目案例等资源。最终,多所高校与企业成功签约,数字化产业学院陆续挂牌成立。
为吸引外部人才,苏然策划了一场盛大的“数字精英峰会”,邀请国内外数字领域领军人物、专家学者、创新企业代表齐聚本省。峰会上,苏然热情洋溢地介绍本省数字化转型成果与发展前景,抛出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橄榄枝”。会后,不少参会人才表达了来本省发展的意向。
在解决人才问题的同时,苏然也没有放松对数字化转型成果的推广应用。他组织开展了“数字化转型成果巡回展”,深入全省各地市,向政府部门、企业与民众展示数字化在政务服务、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显着成效。在一次展览现场,一位前来参观的乡镇干部感慨道:“以前觉得数字化离我们很远,看了展览才知道,它能给我们基层工作带来这么大便利,以后我们也要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
随着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苏然在工作中越发感受到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他积极与周边省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