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迅速立正站直身体,抬手敬了一个军礼,回答道:
“报告长官,卑职乃 是66 军新编 28 师少尉排长赵大生。腊戍失守,兄弟们也都被鬼子冲散了。我带着身边仅存的几位兄弟一路拼命奔逃至此,本想着稍作歇息喘口气,没想到竟在此处遇见长官您!”
说起这 66 军,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它不过是一支刚刚组建不久的新军,甚在这场混乱不堪的缅甸战局之中,由于盟军高层内部那些错综复杂的权力争斗以及英国人向来喜欢拖后腿的行事作风,使得整个局势变得愈发难以收拾,一败涂地。而这支 66 军呢,其中唯一能够和日军抗衡的也就只有那个新 38 师罢了,至于其余的像新 28 师、新 29 师之类的部队,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杂牌军。它们的前身要么是军委会的别动队,要么就是军政部下面的第二补训总处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由于此次参战的新兵数量众多,他们大多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与训练,整体战斗水准极其低下,甚至远远不如那些二流部队。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恰恰就是这样两支实力孱弱的队伍,居然肩负起了防守腊戍这一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的艰巨任务。如此安排,岂有不败之理?
后来在1942 年 6 月缅甸战役检讨会议上,经过一众高层的深入探讨与分析,最终一致认定:腊戍的失守乃是导致整个远征军全面崩溃的首要原因。而在这场灾难性的失利当中,66 军无疑需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鉴于此,最高统帅部迅速做出裁决,对 66 军的高层将领实施严厉惩处。其中,66 军的张军长首当其冲,被就地革去职务;与此同时,新编第 28 师的刘师长以及新编第 29 师的马师长也未能幸免,同样遭到革职查办的命运。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是,事后就连 66 军本身以及新编第 29 师的部队番号也被无情地撤销,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可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只是为了决策层的失误背锅而已。
“好了,废话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我现在把你们都收编进我的队伍之中。你们如今这副样子,毫无章法地到处乱闯,既没有枪支弹药,又缺少食物和饮水。再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死在这片危机四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