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贵族宅邸还是平民之家,室内都要铺席。]
[用餐时,菜食会放在席上,或席前的案上。]
[各类酒器和灌席用器也都陈列好了。]
[宾客们陆续前来,经过三揖三让,把客人迎入中堂。]
[宴席开始了,古人席地而坐,也席地而食。]
[座位席次的安排是有规制的,作为主人要坐在首席,称‘席尊’、‘席首’。]
[其余人按等级依次而坐,坐席要有坐姿,正确的姿势是双膝着地,腰伸直。]
[宾客入座时,要肃静而有序。]
[周礼对这一切规定的详尽而细致,并以数百年的时间将礼制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即使在身份并没有那么悬殊的乡间,宴会也有严格的次序,那便是尊敬的长者。]
[以十岁为一个年龄阶段,随着年龄的递增,可享受不同的待遇。]
[六十岁以上的人,才可入座。]
[五十岁的人,必须站在旁边听候吩咐。]
[丰盛的酒席上,仪式感同样有条不紊。]
[首先是献酒与回敬的往来,宾客之间恭敬礼让,大家都按礼节说话。]
[等献酒结束,音乐登场后,气氛将从严肃转为活跃。]
[一边进食,一边享受雅乐,是周代宴会盛行的风气。]
[歌者和乐师一一就位,堂上弹瑟而歌,堂下笙乐吹奏。]
[在歌舞杯盏声中,宾主谈笑尽欢,其乐融融。]
【诗乐的唱奏!】
[与礼相伴,诗乐的唱奏无处不在。]
[如诗般的歌词,经由《诗经》记录,数千年传颂不息。]
[那是我们民族的童年时期,也是诗性天真勃发的时期。]
[诗三百篇,都是被演唱的乐歌。]
[宗门祭祀所用,收录于《颂》。]
[《风》和《雅》两部分的很多曲目,都在朝会和贵族宴会中演奏。]
[选不同的乐歌,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
[《鹿鸣》一篇中的‘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可借来作为迎宾之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