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怜悯,他少时就被送出去求学读书,此后又辗转游历,父母缘浅,亲情寡淡,便也只是静静的站着。
没过一会儿,外头那些丝竹之声就都没了。
韩蕴看完了诸位孙子、侄孙的功课,复又布置了些新的课业,这才问道:“今岁正是大比之年,你们当中可有人想试一试?”
韩旷便上前半步。
韩祖父拈着胡须没说话,只冷冷看向方才挨骂的韩七。
韩七看着地上的水磨方砖,仿佛能看出花来,就是不抬头。
半晌,队伍里犹犹豫豫,又走出一个年纪最大的韩四来。
见再无人走出来,韩祖父这才道:“先说好,此番若有意科举的,必要去文通楼苦读,直至省试前一日方可出门。”
话音刚落——
“不可!”
众人皆惊,暗道好大的胆子,便循声望去。
韩旷惊诧的发现出声人竟是他身旁的韩四。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韩四,当然也包括祖父韩蕴的。
那种冰冷的、尖锐的,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恨不得扒开胸膛、刺破人心的目光,让韩四冷汗都下来了。
“我、我是说那地方太清苦了……”韩四急中生智,越说越顺溜,“没有灶台、不许点灯,夜里想熬一熬多看会儿书都不行。”
听起来倒也有些道理。
韩旷百无聊赖地想,只是连他都骗不过去,别说祖父了。
果不其然,韩蕴的眼神冷的像冰似的。
半晌,顾念着这么多人都在,晖哥儿也成年了,孩子都生了,韩蕴终究没说什么,只是淡淡道:“你既嫌清苦,那就不用去了。只叫十二郎去便是。”
韩七顿时就用深表同情的眼神看向韩旷。
前头的韩四不由得松了口气。
见他那副逃过一劫的样子,韩祖父心里搓火,又瞧见旁边韩七吊儿郎当、庆幸不已的样子,不由得冷冷道:“行了,除四郎、七郎、十二郎之外,其他人都散了吧。”
此言一出,其他人猛松了一口气,躬身称是,又拜别祖父,甫一出门,作鸟兽散。
屋内只留下年约二十二的韩四、二十的韩七,和十九岁的韩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