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林稹梳洗完毕后,王妈妈又匆忙赶去娇姐儿那里,服侍着她穿衣、挽发。
此时已至傍晚时分,漫天红霞铺陈,将湛蓝的天幕浸出红金色。
林稹踩方砖,披晚霞,被王妈妈引着,到了偏厅。
里头早早的架起了两张锦桌,也没拿屏风隔开,个女使、妈妈被殷氏支使得团团转。
“这张烛台拿下去,去库里拿个金丝铁线青釉瓶来。”
“怎么拿了这套白瓷台,要哥窑那套黑釉的。”
“可遣人去告诉过郎君……珍娘和娇姐儿来了?”
殷氏正忙得团团转,瞧见王妈妈引着林稹几个进来,便亲亲热热地迎上来,“都坐都坐,自己家,不拘什么礼数。”
话虽如此,林稹还是叉手一礼,唤道:“多谢叔母。”
娇姐儿也跟着她学。
殷氏眉开眼笑的,将她们拉到下首坐下:“你们先吃些茶水,等一等。”
正说着话呢,林稹就瞧见外头来了个银盘脸的小娘子,面如满月,身着素提花罗上襦,配碧绿球路纹下裙,搭一条素纱披帛。双髻上插两柄小玉梳。
“娘。”这小娘子一进来,温温柔柔地唤殷氏。
瞧见自家女儿,殷氏笑得眉眼都舒展开来,只管招呼道:“都来认认,这是你两个妹妹……这是你们姐姐馥娘。”
林稹赶忙站起来见礼,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圆盘脸的小娘子便是二房长女,馥娘。
馥娘见了两个妹妹,赶忙拉着两个林稹和娇姐儿的手,吩咐身后女使:“绿莺,快把荷包拿来。”
青绿比甲的女使连忙取来两个缠枝纹花罗荷包。
馥娘温和道:“自家绣的,不值什么钱,还望二位妹妹不要嫌弃。”
林稹接过荷包,回赠了一方锦帕。是用早些年家境尚可时添置的细绢衣裳改的:“多谢姐姐。”
娇姐儿也连忙掏出钱氏给她备下的荷包。
三人又坐下,细细的说起话来。
说了没几句,外头有女使回禀,只说:“二娘子和三娘子来了。”
殷氏一听,不由得皱眉。大房一回来,这称呼也得改。
罢了,一会儿叙了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