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的情况自己知道,易中海自然清楚王浩说的是事实,但他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刻意低调,吃的喝的也都是跟院里的人看齐,尽可能不引起大家的嫉妒。
原因很简单。
在这个大家都困难的年头,偏偏就你家过的滋润,凭什么啊?
有时候招人恨,就是这么莫名其妙。
同时。
在院里其他人有困难的时候,易中海主动施予一些小恩小惠。
一来,是为了提前堵住大家的嘴,免得朝他开更大的口。
二来,自然是树立在院里的好名声和威望。
他现在之所以成为院里的一大爷,并且让很多人信服,跟这些不无关系。
可现在。
自己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形象,就要被王浩这小子硬生生撕开,血淋淋的把最真实的一面揭露给大家。
升米恩,斗米仇!
经历过战乱时期,又吃了这么多年的饭,易中海太懂这个道理了。
要是王浩知道了易中海的想法,肯定会夸他聪明。
就是要帮这老小子好好宣传宣传。
不是喜欢帮助人吗?
不是喜欢攒名声吗?
不是喜欢互帮互助吗?
不是喜欢大家拥戴吗?
王浩这样做,也是在助人为乐!
“唉,按说一大爷轻轻松松就能拿出来一千块钱,大年叔和建国叔的这点小事,对工资九十九的一大爷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可为什么偏偏让他们和贾张氏在自己家里打起来了呢?”
一句叹息加反问,直接引发众人深思。
意识到王浩在拱火,易中海着急,想要反驳,王浩却不给他开口的这个机会,又再次发声。
“我其实能理解一大爷的想法,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刚说了一句让易中海认可的话,还没等他松口气,王浩话锋骤然一转,痛惜道:“但一大爷您不借就直言啊!不管大家怎么困难,既然都找上门了,您借是情分,不借是本分,我相信大家也不会怪您什么。可一大爷您呢?态度模棱两可不说,等人打起来了还在看戏,这就有些说不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