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修通,不但水面开阔,官道也很宽。
资料记载,通济渠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为停顿之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
修建运河的时候,水渠的宽度和深度,都是有要求的,一但不达标,那就是人头落地。
其实通济渠的前身是战国时的鸿沟。鸿沟是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是当时中原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梁惠王欲称霸诸侯,从山西安邑迁都大梁,迁都后两次兴工开凿运河。公元前360年,魏国曾在黄河圃田间开凿一条大沟,引黄河水入圃田,又从圃田开凿运河用于农田灌溉。
杨广是把前人留下来的工程扩张贯通,从而形成了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的盛况。
洛阳平原本身就是出产粮食的重要地方,居住人口很多,杨广又迁移了诸多富人,进一步推动了洛阳地区的繁荣。
洛阳城不如长安,但是城外一点都不比长安附近差,尤其是运河附近,居住的人很多。
想想这才正常,运河附近水源不缺,交通又方便,肯定是最佳居住地。
薛玖找了大半天都一无所获,实在是没有合适的地方,因为官道边上土地都很好,而且不少都是世家的,想要拿下一块能修建镇的地方不容易。
“为何不询问一下洛阳县令呢?”李双双说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还有谁比洛阳县令,更了解附近的环境,毕竟他们掌握着地方土地分配的权利,所有土地资源都有登记。
薛玖让薛八斤准备了一些礼物,第二天前去县衙。
“烦请通报一声,河东薛玖想要拜访屈突县令。”
说起洛阳县令,这也是一件让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洛阳县令名叫屈突南,他父亲是长安令屈突盖,父子两人同为县令,这是极少出现的事情。
屈突一家是辽东奚族部落的人,屈突盖是将国公屈突通的弟弟,而屈突通是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心腹,他也是洛阳镇守。
屈突通是前朝右武侯车骑将军,镇压过义军,对抗过李渊,被逼迫投降大唐,从那之后为大唐南征北战。